文章
  • 文章
  • 产品
  • 论坛
  • 商铺
  • 视频
搜索
详细内容

赤芍

来源: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心

一、概述

芍药分白芍、赤芍,《中国药典》一部(2000年版)均有收载。《中国药典》载赤芍为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,有清热凉血、散瘀止痛之功效,用于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目赤肿痛,肝郁胁痛,经闭痛经,跌扑损伤,痈肿疮疡。

000.jpg

二、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

(一)植物学特征

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.多年生草本。高40~70cm,无毛。根粗壮,圆柱形,外表黑褐色。茎直立,圆柱形,上部略分枝,淡绿色,略带淡红色。叶互生,具长柄,叶柄长6~10cm,位于茎顶部者叶柄较短;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,上部叶为三出复叶;小叶狭卵形,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3~15cm,宽2~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偏斜,全缘,边缘具骨质白色小齿,两面无毛,或仅背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。花数朵,生茎顶或叶腋,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,直径8~11cm;苞片4~5,披针形,大小不等;萼片4,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1~1.5cm,宽1~1.7cm,绿色,宿存;花瓣9~13,倒卵形,长3.5~6cm,宽1.5~4.5cm,白色,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或粉红色;雄蕊多数,花丝长0.7~1.2cm,花药黄色;花盘浅杯状,包裹心皮基部;心皮4~5(~2)离生,无毛。果卵形或卵圆形,长2.5~3cm,直径1.2~1.5cm,顶端具喙。种子黑褐色,椭圆状球形或倒卵形。花期5~6月,果期6~8月。生于山坡草地,林下。在我国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陕西及甘肃南部。各城市和乡镇多有栽培。

(二)生物学特性

芍药种子在保鲜贮藏下种,于9月底至10月为发根期。种子晒干贮藏,则失去发芽率。生产上采用芍头、分根繁殖。在浙江一般于9月下旬至11月为发根期,以10月发根为最盛。以后随气温下降而发根缓慢。11月至12月中旬根生长速度最快,有的根一年长达30~40cm,一般在10~20cm。每年于3月上旬露红芽出苗,中旬展叶,出苗快而整齐,3月下旬到4月上旬现蕾,4月底到5月上旬为开花期,开花时间比较集中,约一个星期左右。芍药现蕾时摘蕾,以节省养分,能提高芍根产量和质量。5~6月根膨大最快,5月间芍头上已形成新的芽苞。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子成熟,8月高温植株停止生长,10月开始地上部逐步枯死。

三、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

(一)生态环境:适宜温和气温,喜阳光充足,背阴地或荫蔽度大则生长不良,产量不高。耐寒,冬季培土能安全越冬,一般10月下旬地冻前,在离地面8cm处剪去枝叶,并于根际培土,即可保护过冬。也能耐高温,在42℃高温下能越夏。抗干旱,怕潮湿,平时不需灌溉,怕积水,水淹6小时以上时全株死亡。对土壤要求疏松、肥沃,土层较深厚,排水良好,以砂质壤土、夹砂黄泥土或淤积泥沙壤土为好,盐碱地不宜栽种。

(二)资源分布:芍药适应性强,栽培或野生于平坝、丘陵或较低山地,分布广,我国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陕西、宁夏都有分布,主要栽培于安徽、浙江、四川以及山东,作白芍用,其野生品作赤芍。黑龙江主要分布在尚志、甘南、讷河、穆棱、宁安、海林、东宁、绥芬河、富锦、宝清、铁力市、铁力林业局、嫩江、逊克、五大连池、漠河、呼玛、新林、勃利、虎林等县市。

四、采收加工与贮藏

1.采收:通过对赤芍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表明,赤芍中芍药甙的含量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,5月份芍药甙含量较高,为7.18%,夏季减少,秋季增加,到11月份含量最高,达9.12%,冬季含量又减少。
各产地采收时期一般选择春、秋两季。挖出全根,除去根茎、须根及泥沙,晒干。

2.加工:将采挖出院的赤芍根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,先摊开晾晒至半干,再捆成小捆,晒至足干。鲜品3公斤可加工成干品1公斤。

3.贮藏:干燥赤芍用麻袋包装(每件100公斤),置通风干燥处贮藏。赤芍的贮藏方法,防虫蛀、霉变方法与白芍大致相同。

五、药材性状及规格标准

1.药材性状鉴别:

根圆柱形,稍弯曲,长10~40cm,直径0.6~3cm。表面褐色或黑棕色,粗糙,有横向凸起的皮孔,具粗而略扭曲的纵皱纹,外皮易脱落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粉白色或黄白色,皮部窄,颜色稍深,木射线明显,有时具裂隙。气微香,味微苦、涩。

2.规格标准:

统货:条匀,紫褐色,有纵沟及皱纹,断面粉红白色,无芦头,无细根须,无泥杂、霉变、虫蛀。

六、保护和发展意见

近年来,对赤芍的研究较多,预计随着新的用途不断拓展,赤芍用量将会更加扩大,应用前景将更广阔。要密切关注赤芍商品需求的变化情况,根据野生资源的蕴藏情况合理发放《采药证》《野生药材收购许可证》。


本站已支持IPv6
seo seo